近日,有网友通过抖音
发布视频爆料称
天津的乐天百货东马路店内,
许多专柜已将商品全部撤下
收银人员不见踪迹
顾客更是寥寥无几
这是要关门的节奏?
▼
从视频上看
东马路乐天百货
真的是冷冷清清
▼
收银台、会员中心的工作人员
已不见踪迹
粗略统计
商场内包括古今、Kappa、Eland等
知名品牌在内的
近30个柜台已经被清空
地下的进口超市中
原本琳琅满目的货架上空空如也
冰箱、冰柜也都断了电被闲置
客流量较大的
优衣库也发布了闭店通知
最终营业日为10月31日
11月1日将正式闭店
昨晚
在乐天百货东马路店看到
二楼、三楼和负一楼
多数柜台已处于空置状态
不过
一楼仍然在正常营业中
那么
东马路乐天真的要关门了吗?
为了核实此事,天津广播(ID:audiotj)记者向天津市百货商业协会进行了求证,对方回复目前没有接到乐天百货东马路店明确关店的信息。而乐天百货东马路店的工作人员则表示,不方便透露此事。
而商场内多位销售人员透露,该商场即将于12月31日之前正式闭店。一名自称在乐天百货工作8年的高姓员工则在接受新金融传媒记者电话采访中声称,乐天百货即将停业:“乐天已经从中国撤资了,在乐天玛特陆续闭店之后,目前乐天在天津仅剩下乐天百货旗下的东马路店和文化中心店。其中,东马路店计划在年底之前关闭。从很久之前公司就开始对员工以自动辞职的名义进行遣散,并要求我们统一口径,无论是撤资问题还是员工赔偿问题一律不允许对外回复。”因此,上述高姓员工并未向新金融记者透露其所在的部门与职位。
据了解,乐天百货东马路店属于租赁地产,该物业属于仁恒旗下。仁恒地产天津商业的负责人在接受今晚报采访时表示:目前,乐天百货和仁恒地产的合约还处于正常状态。
乐天百货电话会员卡部工作人员则表示,尚未收到闭店消息,目前乐天的会员卡是两店通用。如果闭店,会员卡和储值购物卡可以继续在文化中心店使用。
不过截至发稿时,乐天百货尚未对外公布任何与闭店有关的消息。
东马路乐天百货
乐天在中国开的首家全资店
公开资料显示,乐天百货于1979年在韩国首尔创建,此后于2008年进入中国市场,与银泰百货(集团)有限公司合资在北京王府井成立北京乐天银泰百货,此后在天津、威海、成都及沈阳先后成立店铺。
知情人士透露,目前乐天百货在中国有5家门店:2011年天津东马路店开业、2012年天津文化中心店开业、2013年威海店和成都环球中心店开业、2014年沈阳店开业。现阶段乐天在华的5家百货店,经营艰难的显然不只是东马路店一家。
若乐天百货选择撤离中国内地市场,将首先处理位于天津的两个店铺以及位于山东省威海市的店铺。“这主要源于,这三家店铺所在的商业地产属于租赁地产,时间拖得越久,损失就将会更多;而位于成都及沈阳的百货则属于自有地产,若贸然出售将影响所在商业地产,由此乐天方面也会有所顾忌。”
乐天百货东马路是乐天集团在中国开的第一家全资店,于2011年6月开业。第二年在文化中心开了天津第二家乐天百货,也是乐天集团全资。开业初期凭借各大品牌专柜和周到的服务吸引了大量忠诚客户。如今,两家商场萧条人流很少,业绩不佳,暴露出了经营背后的诸多问题。
▲乐天百货文化中心店
这家乐天百货在中国所开的首家全资门店或许只能止步于2018年。
乐天开始撤出中国?
在百货业态之前,乐天集团旗下超市品牌乐天玛特更早地施行了“退”字诀。
乐天玛特在2008年收购北京8家万客隆超市宣布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仅用了1年的时间就将门店扩张到100家。巅峰时期,乐天玛特中国市场的门店数量在全球零售店中占比四成,并贡献了近七成的营业收入。彼时的乐天玛特对于中国市场信心满满,定下目标:预计2018年中国门店增至300家,销售额实现2000亿美元,成为“亚洲零售业之最”。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2018年真的到了时,当年立志拿下300家门店的壮志豪情早已成过眼云烟,乐天玛特近年来一步步后退直至退出中国。
乐天玛特的颓势从2012年开始显现。其于2012年—2014年共关闭了7家门店,2015年7月,同时关闭了山东4家门店,以此退出山东市场。
据公开资料显示,2013年到2016年间,乐天玛特在中国四年间损失约合人民币29.4亿元,2017年亏损更是达到16.4亿元。为了挽救局势,乐天集团曾两次向乐天玛特进行大规模“输血”。
2017年3月,韩国乐天购物为乐天玛特中国卖场注资36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1亿元)用于运营,不到半年,这笔资金就已全部用尽。同年8月,韩国乐天集团再次向在中国陷入经营困难的乐天玛特进行第二轮紧急注资,注资规模3亿美元。同时,乐天玛特还将在华法人代表全部换为中国人,实施本地化战略。然而这一系列举措依然收效甚微。乐天集团表示,彼时,乐天玛特在中国已损失50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9亿元)。
为了止损,乐天玛特只能选择加快收缩战线的脚步直至彻底退出中国。
今年4月,天津网友曾通过北方网《政民零距离》栏目咨询,瑞景居住区周边乐天玛特发展问题及周边大型购物中心建设进展。北辰区政府回复:经核实,乐天玛特将于5月份有调整计划。
今年5月,利群发布公告称,拟与交易对方乐天购物(香港)控股有限公司达成股权转让协议,购买其持有的2家香港公司及10家境内公司100%的股权,以实现收购乐天购物(香港)控股有限公司 通过其子公司、孙公司、分支机构在华东地区开展的全部商业零售、仓储等业务。此次交易涉及自有物业门店13处,租赁物业59处,合计门店72家,交易对价为16.65亿元。事实上,这个价格还不及乐天玛特2009年10月并购扩张这些门店成本的一半。
据新金融传媒,物美集团相关负责人日前证实,乐天玛特再次以2485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4.72亿元)向物美出售中国六家超市运营商中的一家,华北地区21家门店并入物美体系,包括北京17家店、天津2家店、燕郊1家店、涿州1家店。直至此时,乐天玛特已全面退出中国市场。日前,乐天玛特的中国官网已经无法访问。
▲乐天玛特北辰店资料图
事实上,韩国乐天集团早在去年9月就对外宣布不排除出售全部在华门店的可能,目前其112家门店(2017年8月数据)已售出93家,而利群股份、物美集团均在收购完成后弃用乐天品牌。分析认为,这意味着乐天商超或将全面退出在华市场,而面临品牌老化问题的物美如果对收购门店依照旧有模式进行改造,未来发展恐将受到挑战。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韩国业界和各免税店的业务报告,由于赴韩中国游客锐减,在韩国免税店业排名第一的乐天免税店2017年销售额为5.4539 万亿韩元,同比减少10亿韩元(约合600万元人民币);营业利润为25亿韩元(约合1485万元人民币),较前一年的3301亿韩元锐减99.2%,创历史最低水平。据韩联社估算,近年来乐天集团在中国市场因乐天玛特停业、沈阳乐天世界建设项目停工、免税店销售额减少遭受的损失总额超过2万亿韩元。
这也就意味着,继易买得之后,又一家韩国零售连锁很有可能将告别中国内地市场。
过去十年,天津和这些商场说再见!
在天津,乐天百货的落幕既不是惊叹号,也不会是句号。津汇广场、远东百货、百盛、天津商场......诸多曾在津城辉煌过的商场和卖场已经悄然退出历史舞台。下面,天津广播带您一一回顾10年来撤出天津的商场。
2015年5月 津汇广场
津汇广场购物中心自2001年开业纳客,逾十年的经营成就了津汇广场购物中心最具实力的年轻时尚的品牌组合,国际及地方特色餐厅、便利食品、特色小店以及零售银行业务。但在2015年,津汇宣告停业,随后被大悦城接手。2016年12月24日,和平大悦城正式亮相。
2015年4月 天津百盛
2015年2月初,百盛已有部分商户开始撤柜。2015年3月,天津百盛店进入和内部商家的结算阶段,不少商户已空置。随后,一纸通告证实了百盛的告别:“尊敬的会员:由于战略发展调整,天津百盛决定自2015年3月31日当日营业结束后正式闭店,4月1日起终止经营,我们将在余下来的时间为您提供良好的服务……”百盛用这样一种受形式宣布了在天津最后的谢幕演出!
2015年2月 天津劝业场西南角店
2015年2月12日,天津劝业场西南角店发出公告:因公司拟对经营业态调整,并已于2015年1月口头通知,劝业场西南角店在2015年2月28日当日营业结束后终止与商户的合作经营。3月1日—5日完成场内撤场及后续施工证办理等事宜。3月6—10日完成清场事宜,并于3月20日前办理财务清理工作。劝业场集团于2008年6月5日以1.98亿元的摘牌价格收购了原天津商场,并于2009年4月斥资亿元进行了装修改造,成立了劝业场西南角店。2010年8月18日,天津劝业场西南角店正式开业。然而,不到5年的时间,时过境迁,这家老字号百货品牌就显现出发展疲态。
2015年2月 天津亨泰中心商场
亨泰中心商场前身为凯旋门百货。凯旋门百货系金马集团全资附属机构,开张之初,为顾客带来最前沿的时尚气息、创造最舒适的购物环境是其服务宗旨,为各品牌提供最适合的舞台是其经营理念,引领“流行、健康、快乐”是其市场定位。不过,比起同期南京路的客流量,这里曾经受到消费者的“冷落”。
2015年1月 天津远东百货
2015年1月底,天津远东百货发布公告称:因与房东租约被提前终止,天津远东百货将于2015年3月1日起停止营业。这家背景深厚、定位高端、硬件高档的商场,开业于2006年5月,隶属台湾远东集团,营业面积达57000平方米,曾经成为引领天津高端消费的代表性商业。一度风光,沦落至此,令人唏嘘。
2010年 百货大楼
“百货大楼”曾经是许多地方地标建筑,几乎每座城市都有一个专门命名为“百货大楼”的商场,天津也不例外。天津百货大楼始建于1926年,在天津商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全国十大百货商店贸易联合会的最早发起人和成员单位,也是华北地区第一家大型国营百货公司。坐落于和平路的百货大楼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和热闹的场景,是几代天津人的记忆。80余年间,百货大楼一直作为天津最重要的标志性符号,出现在地图册、明信片、书包或者日记本封面儿上。然而,随着天津百货商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和业态的逐渐升级,以及自身僵化的国有企业管理制度,2010年,百货大楼逐渐陷入困境并退出股市,产权也被挂牌出让。经过7个多月的改造,整体装修后的“振华百货”重新开业。
2009年 美美百货
美美百货是香港高档连锁商业零售品牌之一,几乎成为了“奢侈”的代名词。2007年1月25日,美美百货宣布登陆天津,落户天津国际商场。当时,天津的高端消费场所主要集中在友谊商场、伊势丹和远东百货,美美百货甫入天津就宣布:这样的格局将会随着美美落户国际商场而被打破。但事与愿违,仅仅过了两年多,2009年6月30日,美美百货就宣布停业,从此从天津市场消失。
2008年 天津商场
开业于1989年5月的天津商场位于西南角商业繁华区,建筑面积24000多平方米,营业面积18800平方米。在当时的天津零售业,天津商场属于购物环境较为优越的商场,一度成为西南角商业区的标志,对天津商业的发展起到过里程碑式的作用。天津商场当年首家引进超市经营模式,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推出了天津第一个超市——大荣超市。然而,随着西南角商业区整体没落,一直经营惨淡的天津商场于2008年12月5日正式停业。
记者 | 刘克琦
编辑 | 霍然
综合 | 城市快报 新金融传媒 第一财经观察报 经济观察报 北方网 今晚报 天津广播等